目录

对读书的思考

  百度百科对书籍有这样的一句描述:“书籍是用文字、图画和其他符号,在一定材料上记录各种知识,清楚地表达思想,并且制装成卷册的著作物,为传播各种知识和思想,积累人类文化的重要工具。”,书籍中蕴含着大量知识,蕴含着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。读书是一件对自身很有益的事情,但我们读书的习惯真的对吗?

注意
以下内容仅代表个人想法,如果你的想法和我不一致我会选择尊重你的想法,也希望你能尊重我的想法。

根据兴趣读书而非要求

  上小学的时候,学校有个特色作业叫做阅读本,每个星期会有一次阅读作业,阅读一篇文章摘抄好词好句并写下阅读感想。学校的出发点是好的,但在事实上又是另外一回事了。每到阅读课的时候,大家都会从学校发的阅读书本上找出一篇文章,然后快速阅读,在阅读过程中找出好词好句划出来,当找够了一定的好词好句后就开始往阅读本上写,在写感想的时候只需根据这篇文章的大概内容写出总结即可。大多数同学并不是真的在意读书,而是在意完成作业。

  大多数人在小时候并没有培养成读书的习惯,因为种种原因使得小朋友们把阅读和作业关联了起来,使得阅读兴趣遭遇扼杀,这个观念在数字信息时代得以证明。当信息科技飞速发展后,学多文学类或咨询类应用都会应用算法把你感兴趣的内容推荐给你,许多以前从不阅读的人在这个信息时代又重新找回了阅读的兴趣。

读书不在多,而在于“悟”

   有的人一年会读十几本书,但是却不如有的一年读一本书的人,为什么?因为很多人读书都是机械式读书,每读完一本书后只是总结书中作者的观点,罗列下来,有的人甚至为了参加读书分享而读书。实际上这并没有什么不对,但是最重要的是在读书的过程中自己有没有得到领悟,举个可能并不恰当的例子,一个农民得到了一台收割机,但是他每次收割的时候还是人工去收割并没有把机器用上。

   我们可以回头思考一下自己的书是为了什么,再去分析一下自己读书的目的是否是有意义的,不能仅为了参加读书会分享之类的活动获得虚假的满足,而是要真的满足自己的内心世界与思想需要。